抗日战争馆

抗日战争馆解说词

2012-12-03 16:29:00

  本馆是抗日战争馆,主要反映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辉煌历史。 

  本馆陈列分五个单元,下面介绍第一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奋起抗战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并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单元说明)。 

  第一组 全国抗战的开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蓄谋已久,1927年7月,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了“东方会议”,确定了侵略中国的“新大陆政策”,即“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是“东方会议”会场(照片)。日本按照侵略中国的既定方针步骤,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先后侵占了中国东北和华北大片领土。这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示意图(图)。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地区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中国军队进攻,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被轰炸的宛平城墙(照片)。 

  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将士,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热潮的影响与推动下,奋起抵抗(照片)。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斗中壮烈殉国(照片)。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上海事变。中国守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进行了淞沪抗战。 

  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的第2天,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抗击日军的侵略(文物)。7月13日,延安全市共产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举行紧急会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大会上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需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照片)。 

  第二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为了团结中华民族一切力量,共赴国难,实现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努力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派出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为代表,先后与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这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前往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后回到延安时的合影(照片)。 

  1937年7月15日,中共代表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国民党。经过谈判与斗争,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是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文物)。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民主派党也积极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到南京同国民党商讨抗战事宜(照片)。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时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第三组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主张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和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为了制定全面抗战路线,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照片)。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族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文物照)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纲领(文物照)。 

  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中央军委由毛泽东任主席(照片)朱德(照)、周恩来(照)任副主席,共11人组成(名单)。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第四组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布了关于红军进行改编准备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文物),8月,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文物)。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月,八路军改称第18集团军,称为总司令、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照片)。下轄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后方留守兵团(序列表)。共计4.6万人。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八路军各师恢复一度因国民党干扰而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名称(文照)。同时,实行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 

  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照片)。1937年12月,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后移驻南昌。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一个特务营,共计1.03万余人(序列表)。为了加强党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 

  在红军改编的同时,为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国共产党陆续在南京、上海、太原、兰州、迪化、武汉、重庆、长沙、衡阳、广州、香港、桂林、西安、洛阳等城市,设立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办事处或通讯处。(表)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实行国共合作,坚决抗日救国的诚意。 

  第二单元 开辟敌后战场 

  英勇的八路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告捷,振奋了全国人心。随即,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歼灭大量日军。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单元说明)。 

  第一组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8月下旬至10月间,八路军各部队从陕西韩城东渡奔腾的黄河,向山西抗日前线奋勇前进(照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等领导人也渡河东进(照片)。这幅《东渡黄河》油画反映了当时气壮山河的一幕(油画)。八路军发布《为东下抗日告同胞书》,表达了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决心(文物)。第115师、120师、129师迅速开进(照片)。这是八路军使用的军号、武器和陕北人民寄以深情的绣荷包慰问品(文物)、这是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英姿(蜡像)。 

  八路军渡过黄河后,立即挺进华北迎击日军(战例图)。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于山西繁峙东北平型关山地设伏(照片),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的指挥下(照片),将贸然闯入的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分割包围(战例图)。经激战,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表、文物),取得了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防御作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国人心振奋,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0月18日与21日,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先后两次在山西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地区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共歼敌500余人,焚毁敌汽车30余辆(照片)。10月19日夜,第129师在山西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飞机场,毁伤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画照)。七亘村战斗详报反映了第129师第386旅于10月26日、28日,在山西平定七亘村打破常规连续两次伏击,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的战绩(文物)。11月4日,第115师一部在山西平定西部广阳地区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这些战马就是当时的缴获品(照片)。11月7日,第129师一部在第115师一部配合下,于广阳以东户封村地区设伏,歼敌250余人。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在前线指挥作战(照片)。这是广阳战斗报告(文物),这是周恩来就华北抗战给国民政府军委会的电报(文物)。 

  1937年10月1日至11月8日,国民党军队在八路军的配合下,进行了太原会战,抗击日军进攻。这是会战中的忻口守军炮兵阵地(照片)。1938年1月至6月,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徐州会战,抗击日军。3月,在台儿庄一举歼灭日军1万余人。战斗中国民党军队重机枪手严阵以待(照片)。 

  1938年4月,新四军第4支队向安徽舒城一带进发(照片)。5月,在安徽巢县东南的蒋家河口,利用河堤伏击登岸抢掠的日军,歼敌20余人,取得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战例图)。6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江苏镇江西南韦岗伏击日军汽车队,毙伤敌20余人,击毁汽车4辆,取得江南游击战争初战的胜利。陈毅赋诗祝捷:“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是韦岗战斗战场旧址和缴获品展览(照片)。这是被击毁的日军汽车残骸和钢盔(文物)。 

  专题 侵华日军暴行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极其残暴的不可挠恕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随即进行了持续一个月的大规模烧、杀、淫、掠,疯狂屠杀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达30余万人,犯下震惊世界的滔天罪行。这是长江边被杀的中国同胞尸体(照片)。1937年12月12日,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日军野田岩、向井敏明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照片)。日军把中国同胞当活靶进行刺杀训练(照片),随处活埋中国同胞(照片),大肆劫掠财物(照片),还将妇女成批押送到驻地进行凌辱和杀害(照片)。南京江东门中国遇难同胞尸骨埋葬地发掘剖面,揭示了地下埋葬的层层白骨(照片)。这是日军的杀人武器,有轻重机枪、步枪、战刀等(文物)。 

  日军在中国各地残暴地屠杀中国同胞。他们在河北丰润潘家峪杀害大批无辜平民(照片),在湖南衡阳屠杀大量中国军民(照片)。日军飞机对重庆狂轰滥炸造成防空洞内大批中国人窒息惨案(照片)。这是山西大同南沟被日军残害的煤矿工人遗骸(照片)。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建立细菌战工厂(照片),日军“100部队”在中国同胞身上进行细菌试验(照片),日军在上海施放大量毒气(照片)。日军屠杀中国同胞在3000人以上的事件,就达数十起(图表)。这是济南万人坑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同胞的人头骨和铁钉,这是日军的细菌炸弹、试验用动物笼子和毒气罐(文物)。 

  日军到处肆意破坏、抢掠。他们炸毁上海南站,使幼儿面对惨状,惊恐大哭(照片)。他们贪婪地掠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缸、铜灯等珍贵文物(照片)。侵华期间,日军将14万劳工劫往日本(照片);掠夺生铁3350万吨以上,在东北建立鞍山昭和制钢所(照片);掠夺粮食超过5.4亿吨(照片);掠夺煤炭5.86亿吨以上(照片)。日军施暴地点,遍及所到之处(示意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控诉书、日本人秋山浩著的《731细菌部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撰的《日寇暴行实录》,详细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文物)。 

  第二组 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  

  延安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革命的圣地(照片)。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用过的望远镜、军委委员任弼时用过的手枪和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的印章等(文物)。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重要著作,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照片)。他指出,“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文摘)。《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指导全国抗战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纲领,集中了全党智慧,批判了各种错误认识,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阐明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文物)。这是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各种版本和朱德《论抗日游击战争》、朱德和彭德怀《抗敌的游击战术》等著作(文物)。这是毛泽东当时使用的毛笔、笔筒和墨盒(文物)。 

  延安又是革命的总后方。这里有八路军留守兵团(照片)。陕甘宁边区政府就设在这里(照片)。这是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的电报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文物)。 

  第三组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八路军分兵挺进敌后,立即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朱德、彭德怀在山西八路军总部指挥作战(照片)。仅一年左右,八路军就在敌后创建了大批抗日根据地(战图)。他们在敌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打击日本侵略军(照片)。这是朱德用过的手表、马扎、狗皮褥子,彭德怀穿过的大衣、雨衣等(文物)。 

  八路军第115师在抗战初期先后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南等抗日根据地(照片)。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照片)。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模范抗日根据地”(文物)。这是聂荣臻用过的指北针、马褡子(文物)。八路军第3纵队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照片)。1938年7月,在八路军第4纵队支持下,冀东20万人民举行抗日大起义。这是参加起义的部分人员(照片)。 

  八路军第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战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照片)。第120师师长贺龙和政治委员关向应在前线指挥作战(照片)。1938年春,第120师进行了收复晋西北七县城的战斗,保卫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照片)。第120师一部组成大青山支队,北出绥远,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照片)。这是贺龙佩戴过的臂章、关向应写的履历书和大青山游击队用过的油印机(文物)。 

  八路军第129师奉命向太行山挺进,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照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与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研究作战计划(照片)。1938年3月16日,第129师采用“袭城打援”战术,在山西潞城东北神头岭设伏,毙伤日军1500余人,俘获8人(照片)。4月,日军3万余人分九路大举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第129师与第115师一部,采取广泛游击战阻滞、疲惫敌人并集中主力破其一路的方针,在山西武乡长乐村地区包围、歼灭日军1500余人,迫使其他各路日军回撤,打破其“九路围攻”。此役八路军共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战图)。长乐村战斗详报记载了这场重要战斗的经过(文物)。9月,第115师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途经冀南时,与第129师部分领导人合影(照片)。这是响堂铺战斗详报、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宣传画和第129师政治部印章(文物)。 

  在晋西南,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由薄一波和山西地方党组织,帮助阎锡山建立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骨干的新军。以后,新军与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照片)。这个手榴弹袋跟随八路军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文物)。这是八路军用过的军帽、步枪等(文物)。这是一尊生动的《小八路》雕像(雕塑)。 

  1937年秋至1938年春,中共山东省委组建了数支抗日武装,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由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这是部分领导人合影(照片)。这面红旗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于1937年12月在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时使用的军旗(文物)。这是山东抗日武装第3、4、7、8支队部分领导人合影(照片)。山东纵队第5支队成立大会显得非常隆重(照片)。中共中央还从延安派了大批干部到山东工作(照片)。这挺被称为“老黄牛”的马克沁重机枪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功绩,这是徂徕山起义和天福起义时使用的武器(文物)。 

  1938年春,新四军向华中敌后挺进(照片),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创建了苏南、皖东北等抗日根据地(战图)。这是新四军的木刻宣传画《新四军是抗日的先锋队》(文物)。4月,新四军军部移驻皖南岩寺。这是部分领导人合影,左起为陈毅、项英、袁国平、李一氓、朱克靖、粟裕、叶挺(照片)。新四军第1、2支队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照片)。第3支队进入皖南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照片)。第4支队进入皖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照)。新四军游击支队创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照片)。这是新四军军部用过的收发报机零件、第2支队在茅山地区使用的“单打一”手枪和第4支队臂章等(文物)。 

  第四组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在广阔的白山黑水间顽强地抗击侵华日军(照片),并张贴布告发动政治攻势,(文物),在东北三省留下了他们艰苦斗争的足迹(战图)。这是东北抗联用过的印章和绘图仪器(文物)。  

  东北抗日联军编为第1、第2和第3路军,各下设若干个军(表)。这是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第3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政治委员冯仲云(照片)。杨靖宇用过的印章和七星宝刀、李兆麟用过的望远镜至今犹存(文物)。 

  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他们在吉林敦化一带转战,打击日军(照片);抗联在艰苦的转战中于吉林桦甸一带宿营(照片)。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联第5军西征部队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边,被日军包围。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8名女战士,挺身掩护主力突围。战至弹尽,毅然投入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画照)。这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东北抗联一些领导人:魏拯民、赵尚志、许亨植、李延平、柴世荣、李学福、汪亚臣、祁致中、曹亚范和陈翰章(照片)。这是东北抗联缴获日军的轻机枪、用于烧香计算放哨时间的磁香炉,使用过的手枪和滑雪板(文物)。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40年2月23日,他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战至只身一人,被上百名敌军包围。他英勇奋战,毙伤敌20余人后壮烈牺牲。敌人剖开他的腹部,见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大为震惊(雕塑)。 

  专题 抗日军政大学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战期间,抗大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10万余名干部(照片)。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兼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照片)。这是抗大校旗(文物)。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题词)。这是徐向前任抗大校长时穿过的大衣和用过的手枪,这是抗大教职员工佩带的证章、领章(文物)。 

  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学习(照片)。抗大教员自己动手编写游击战争内容的教材(文物)。学员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照片)。这是抗大教学中使用的石板和演习时用的音响器(文物)。 

  抗大还设立了10余所分校,深入敌后办学(示图)。许多抗日根据地都建有军校(表)。抗大校歌激励过无数革命青年(歌曲)。抗大总校八期共毕业学员28288人(表)。这个笔记本记载了抗大深入华北敌后办学的情形,这是抗大毕业证书和证章(文物)。 

  在延安还建有通信学校、炮兵学校和摩托学校等军校,为人民军队培养了许多专门军事人才(照片)。这是延安炮校编印的《各种条令》(文物)。 

  第三单元:巩固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英勇作战,使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扩大;同时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敌后战场成为抗击日、伪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单元说明)。 

  第一组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照片),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兵力更加分散。而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面对战争转向长期化的形势,日军改变了其侵华的方针和策略,在政治上,对国民党及其军队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辅的方针(照片),而以其主要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加强进攻和“扫荡”。在日军的诱降下,1938年底,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照片)。 

  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虽然仍声言要“坚持抗战到底”,但却制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针(照片)。国民党当局虽然逐步失去了抗战初期的积极性,但还在继续抗战。1940年5月枣(阳)宜(昌)会战中,著名爱国将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壮烈殉国(照片)。这是张自忠烈士鲜血浸染的血石(文物)。 

  在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关头,为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照片)。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申全党应把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照片)。其后,为维护团结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照片),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指明了方向。 

  第二组 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 

  相持阶段到来后,由于敌后战场严重威胁着日军的战略基地和交通要道,因而日军主力以华北地区为重点,进行连续的围攻和“扫荡”。根据中共中央“巩固华北”的方针,八路军在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率领下以3个师的主力挺进冀鲁豫平原地区开展平原游击战。图为朱德、彭德怀在抗日前线(照片)。 

  1939年2月,以八路军4第纵队为基础,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组成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照片左2),统一指导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1月,晋察冀部队在第120师部队的配合下,在河北黄土岭成功地进行了伏击围歼战(照片),击毙日本独立混成第2旅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令日军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照片)。这是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文物)。  

  1939年2月,第120师和冀中区领导机关共同组成以贺龙为书记的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冀中区的各项工作。图为贺龙所率第120师一部渡唐河,开赴冀中(照片)。1939年4月下旬,冀中区集中7个多团的兵力,在河间县齐会村一带与日军激战3昼夜,歼灭日军700余人,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范例(照片)。八路军之所以采取奇袭、伏击、围歼等作战方式并取得骄人战绩,主要的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广大平原上“造人山”,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9月下旬,第120师主力在冀中胜利完成任务返回晋西北途中,在灵寿县陈庄地区伏击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图为第120师某部机枪阵地(照片)。 

  1940年2月,第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巩固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图为贺龙、关向应在前线指挥作战(照片)。大青山游击支队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在战胜日、伪、顽军的夹击中巩固和发展起来。图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在作战(照片)。这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使用的部分武器(文物)。 

  1938年12月下旬,刘伯承、邓小平率第129师师部、第386旅和先遣支队进到平汉路以东冀南平原地区,在广阔的平原上展开游击战争。图为1939年刘伯承(右)、左权(左)在晋东南抗日前线(照片)。1939年2月,第129师第386旅采取诱敌之策,在威县香城固地区毙日军200余人,给进犯冀南之敌以有力打击。图为香城固战斗中缴获日军的山炮(照片)。 

  1939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代旅长杨得志等率部分兵力,从晋东南进到濮阳、内黄一带,随即和地方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在战斗中逐步开创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图为该抗日根据地部分领导人于1940年5月合影(照片)。 

  1939年3月,由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奉命率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及第343旅第686团,由晋西到达鲁西地区。图为罗荣桓给干部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照片)。8月2日,第115师一部在梁山附近伏击日军,歼敌300余人。这是梁山战斗《快板》书(文物)。到1940年底,第115师等部建立和发展了冀鲁边、鲁西、胶东等抗日根据地,并使山东根据地同华中根据地连接起来。图为山东纵队之一部(照片)。 

  第三组 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建立与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文物),1939年2月,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根据敌占东南地区的情况,同新四军领导人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战略方针。图为周恩来(中)与叶挺(右)、项英(左)在皖南合影(照片)。7月,中共新四军代表大会在皖南召开,讨论决定在长江两岸更加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开创华中抗战新局面。图为大会主席团合影(照片)。 

  1939年5月成立了以张云逸、徐海东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图为徐海东在给部队讲话(照片)。11月,新四军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江南指挥部。图为陈毅在给部队讲话(照片)。 

  接着,新四军第4支队进行整编,由徐海东兼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新四军第5支队以原第4支队第8团为基础扩编而成,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图为罗炳辉(右2)与其它领导合影(照片)。整编后的第4、第5支队,分别开赴津浦路两侧发动群众,开辟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彭雪枫所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在开辟豫皖苏根据地的战斗中发展到1.2万余人,改称新四军第6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照片右9)。这是彭雪枫使用的马褡子(文物)。 

  1939年1月,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挺进鄂中(照片左1),并于11月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创立了以白兆山、大悟山为中心的豫鄂边抗日根据地。这是李先念使用的电话机(文物)。 

  为了配合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5月,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和新编第2旅由冀鲁豫南下,10月改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在东台白驹镇与苏北新四军会师。图为黄克诚在干部会上作动员报告(照片)。 

  到1940年底,新四军在华中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苏南、皖中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新四军主力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地方武装数十万人。 

  第四组 开辟华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广州失陷后,国民党军队溃逃。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成立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照片)和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后发展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图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向广东惠阳牛王爷岭的日、伪军发起攻击(照片)。 

  广州市郊人民抗日游击队第2支队也在斗争中发展起来,后发展成为珠江纵队。图为广州民众抗日先锋敢死队正在袭击日军的搜索部队(照片)。 

  香港和澳门是抗战时期中国获取海外援助的重要中转地。香港沦陷后,香港同胞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在香港地区营救了大批文化名人和国际友人。 

  1938年12月初,长期战斗在海南岛的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独立队在冯白驹等领导下,团结汉、黎、苗各族人民,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照片)。这是琼崖黎族抗日游击队员使用的子弹袋(文物)。到1940年底,部队发展到2500人。以后部队改称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冯白驹任纵队司令兼政治委员。图为琼崖抗日游击队的女战士们(照片)。 

  共产党领导的这些华南抗日游击队,不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创建和发展了琼崖、东江和珠江等抗日根据地,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日、伪军的“清乡”和“扫荡”,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进攻,图为华南游击队序列(表)。 

  第五组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坚持一党专政,在抗日战争中尽量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力图削弱和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蒋介石这一反共反人民的方针下,1939年冬至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由制造小规模的军事磨擦,发展到向根据地军民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企图削弱以至消灭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的武装力量。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毛泽东适时提出“抗战团结进步,三者不可缺一”的政治主张(照片),并进一步明确提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军事斗争原则。 

  山西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秘密勾结日军,积极策划进攻山西新军和八路军。图为1939年1月,朱德总司令(左2)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政委薄一波(左1)在晋东南根据地召开拥护抗战、反对投降大会主席台上。 

  1939年12月,阎锡山诬蔑新军“叛变”,调集重兵联合蒋介石嫡系部队向新军发动进攻,并杀害抗日干部和八路军后方医院伤病员及革命群众700余人,制造了血债累累的“晋西事变”。八路军第120师部队和晋西独立支队奋起反击,巩固了太南、太岳根据地。打退阎锡山部的军事进攻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动提出和平解决两军冲突。图为周恩来给阎锡山写的信,规劝他要支持团结,抗战到底(照片)。 

  1940年2月,国民党军朱怀冰、石友三等部再次从平汉路东西两侧向太行、冀南地区的八路军进攻,其矛头指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八路军第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发动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消灭朱怀冰军部及其主力两个师大部。巩固了太行、冀南、冀鲁豫根据地。图为八路军部队反顽战役后胜利归来(照片)。这是刘伯承、邓小平关于朱怀冰制造反共磨擦罪行的报告(文物)。 

  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失败后,便把反共中心转向华中,企图用武力消灭新四军;压迫八路军、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图为突出重围的新四军一部(照片)。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浩繁史籍中也因此又承载了一幕“千古奇冤”的悲剧,图为叶挺在狱中穿过军衣(照片)。1月18日,周恩来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诗(照片)。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强烈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并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全军共9万余人(新四军战斗序列),继续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战。图为新四军整编后代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等合影(照片)。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在新四军干部会议上讲话(照片)。 

  1943年6月18日,蒋介石密令胡宗南,准备分九路“闪击”延安。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揭露、声讨和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及国际舆论的谴责,蒋介石被迫命令胡宗南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在还没有发展成为大规模武装进犯的情况下就被制止了。 

  第六组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12月,为了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先后集中105个团约20余万人,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照片),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作战,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要图)。 

  8月20日至9月10日,为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在华北所占领的主要交通线,重点是正太铁路。8月20日夜,参战各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图为参加百团大战的部分八路军拂晓出击(照片),破击正太、同蒲等铁路交通线。图为正太路破袭战(照片),八路军战士破击桥梁(照片)。 

  主要负责正太路西段的第129师一部,一度控制了榆次至寿阳段铁路,并乘胜向铁路两侧扩大战果,图为山西阳泉狮垴山战斗中的第129师第385旅某部机枪阵地(照片)。 

  第120师出击同蒲路北段,截击日、伪军交通,攻克了许多日、伪军据点,切断了忻(县)静(乐)公路,并以一部兵力攻克同蒲路上敌重要据点杨方口(文物)。图为第120师某部炮击日、伪军碉堡(照片)。 

  负责打击正太路东段的晋察冀军区一部一度攻入娘子关,破坏日军占据的华北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图为八路军围攻河北省井陉煤矿日、伪军(照片)。在井陉煤矿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抢救出两名日本女孩。看到送来的两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聂荣臻等八路军将士悉心照护,用真诚谱写了一首仁爱之歌。图为聂荣臻和八路军战士给日本小姑娘喂饭(照片)。 

  9月20日至10月5日,为战役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继续袭击交通两侧敌人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并发动涞(源)灵(丘)、榆(社)辽(县)等战役。22日,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攻占涞源县城外围三甲村、东团堡等重要据点10多处,歼敌1100余人。图为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攻克涞源县东团堡后,战士们在内长城烽火台欢呼胜利(照片)。23日,第129师一部向榆社辽县地区发起进攻,并攻克榆社城及榆辽公路上的大部敌据点。图为第129师第386旅突破山西榆社县城垣(照片)。陈赓旅长(带相机者)、周希汉参谋长(前穿大衣者)亲临前线视察(照片)。 

  在我军第2阶段尚未结束时,日军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我军旋转入反“扫荡”斗争。 

  10月6日至12月5日,为战役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作战任务是反“扫荡”作战。第129师主力在山西新军的配合下,粉碎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图为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左3)在山西武乡县关家垴地区指挥战斗(照片)。晋察冀军民先后击退日军对平西和北岳地区的“扫荡”。这是缴获日军的手摇微型发电机(文物)。第120师粉碎日军2万余人对晋西北的“扫荡”。图为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胜利归来(照片)。这是百团大战奖章(文物)。 

  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这是百团大战战绩统计表(表)。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从而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这是百团大战中缴获日军的部分武器(缴获台)。  

  第四单元 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战 

  1941年至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为克服困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十大政策,领导敌后军民与日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单元说明)。 

  第一组 敌后抗战出现严重困难 

  1941年到1943年上半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其困难的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照片)。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整个世界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2月8日,美国、英国向日本宣战;9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号召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文照)。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样,中国同苏、美、英以及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各同盟国,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文照)。 

  在太平洋战争中,中国战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要战场,钳制了日军的大部兵力。1941年12月,中国军队组成了中国远征军,1942年2月,在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照片)。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率部与敌激战中壮烈殉国。1942年7月,经美国国会授权批准,美国总统特颁发给戴安澜军团功勋勋章。这是戴安澜将军的功勋章和他使用的钢笔与方位仪。(文物) 

  侵华日军为了配合其在太平洋的作战,把在中国的占领区变成其战略后方和兵站基地,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清乡”和“蚕食”。据不完全统计,1941和1942年两年中,日军对华北敌后战场使用1000人以上兵力的“扫荡”共达174次,其中万人以上的达30次(表)。日军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照片)。对敌后根据地还实行“囚笼政策”,进行分割封锁,修筑大量封锁沟、封锁墙和公路网(照片);并制造了无人区(照片)。 

  由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疯狂“扫荡”,加之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和连年的旱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人口由1亿下降到5000万以下,部队人员减少了,粮食和经费严重不足,敌后根据地军民经常以野菜、树叶充饥。八路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图为八路军某部采集树叶充饥。(照片)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提出和实行了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领导敌后军民与日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第二组 继续开展反“扫荡”、反 

  “清乡”、反“蚕食”斗争 

  面对日趋严峻的战局,敌后战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不怕困难和牺牲,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 

  为了指挥反“扫荡”作战,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左权等领导坚持战斗在抗日前线。1942年5月,日军调集了3万兵力,对太行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山西辽县十字岭指挥突围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左权是敌后战场牺牲的最高级将领。这是左权烈士生前使用的手枪(文物)。 

  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经常调集重兵进行频繁的“扫荡”。1941年8月,日军集中5万余人的兵力向北岳区大举“扫荡”,我军先是向外线转移,继而适时挥戈回击。终于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这是晋察冀边区印发的关于“准备春季反“扫荡”的指示”(文物)。9月,日军以2500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掩护全团转移而陷入重围。全班与敌周旋战至次日,只剩下班长马宝玉等5名战士,他们据险坚守,打退敌人多次猛攻,打死打伤日军90多人。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把枪技砸坏,一齐跳下高达数十米的悬崖(照片)。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三位勇士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掛在山腰的树枝上,幸免于难。谱写了一曲“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凯歌。这是狼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在授奖大会上(照片)。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当地军民建造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碑”。 

  冀中平原根据地更是敌人反复“扫荡”的重点。1942年5月,日伪军出动5万余人,700余辆汽车和大量坦克、飞机,开始对冀中区进行“拉网式大扫荡”。我冀中八路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反“扫荡”斗争,共作战270余次,毙伤日伪军1万余人,最后主力部队大部转移到北岳区和太行山区。这就是有名的冀中五一反“扫荡”(图)。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对晋绥根据地“扫荡”33次,最残酷的是1942年春季对晋西北和秋季对大青山地区的“大扫荡”。八路军第120师在1942年春季反“扫荡”中,在山西兴县东南田家会战斗中消灭日、伪军500余人(照片)。这是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指挥员在反“扫荡”中研究作战计划。(照片) 

  1941与1942两年中,日军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扫荡”达500多次。使根据地人力、物力受到了严重摧残。八路军第129师进行了英勇反“扫荡”作战。这是攻克冀南威县城的八路军部队列队入城(照片)。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对山东根据地的“扫荡”也非常频繁。1941年11月,日、伪军5万余人向山东沂蒙山区实行空前的“扫荡”。第115师暨山东军区运用“敌打进我这里来,我打到敌那里去”的“翻边战术”,将部队主力转移到外线,以小部队坚持内线作战,尔后又采取以一部主力转入内线,分散游击。经过两个月的与敌作战,粉碎了日、伪军“扫荡”。这是山东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使用过的武器(文物)。1943年1月,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滨海区教二旅在反“扫荡”斗争中,取得了攻克郯城的胜利。图为攻克郯城的战斗英雄在城内合影(照)。  

  日军对华中敌后战场同样进行了残酷“扫荡”和“清乡”。华中敌后根据地新四军和人民群众密切配合,经过连续的反“扫荡”作战和反“清乡”斗争,彻底粉碎了敌人“扫荡”和“清乡”的计划,巩固了华中各根据地,保存了有生力量。这是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写给前方部队的信(文物)。1943年2月,新四军在盐阜区反“扫荡”作战中,第3师第7旅19团4连,在淮阴以北的刘老庄,遭到敌1000余人合击。该连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歼敌170多人,最后在敌人猛烈的炮火轰击下,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图为当地人民修建的82烈士墓,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纪念(照片)。 

  总之,各敌后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敌后抗战,粉碎了日军对敌后战场残酷的“扫荡”、“清乡”和“蚕食”,保存了有生力量,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三组 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党内的思想矛盾,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实现党的思想统一与团结,更有效地领导人民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春开始在全党开展了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即整风运动。这幅油画反映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作报告(油画)。这是毛泽东1943年12月为中央党校新建的大礼堂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明确了党的思想路线(题词)。 

  八路军和新四军指战员参加了整风学习(照片)。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文艺界也进行了整风学习。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党领导的革命文艺工作是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这个重要的文艺指导思想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文化方向。图为毛泽东、朱德与参加文艺座谈会的代表们合影(照片)。 

  为了战胜严重的物质困难,坚持敌后艰苦抗战,党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是毛泽东给干部作报告(照片)。毛泽东身穿简朴打补钉的服装表现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向解放区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题词文物)。 

  八路军第359旅旅长王震率领该旅屯垦南泥湾,经过艰苦奋战,开荒造田,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遍地是庄稼的米粮川。使粮食、蔬菜、肉类、食油、经费、物资等达到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还每年上交公粮250万斤。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照片)。 

  朱德总司令非常关心部队的生产运动,不仅写了“开辟南泥湾”的题词(文物)。还在贺龙、王震的陪同下,视察了南泥湾屯田生产情况(照片)。这是彭德怀副总司令在生产运动中使用的锄头、铁锹(文物)。 

  第四组 敌后群众性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 

  面对日军残酷频繁的“扫荡”和野蛮的“三光”政策,1941年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指出我军的斗争方针是坚持长期分散的游击战争,以主力兵团地方化,地方兵团群众化,大量发展民兵自卫队。这样就在敌后战场造成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的军事体制,使群众性的游击战广泛地开展起来。这是埋伏在青纱帐里的八路军准备出击(照片)。 

  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文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根据地军民表现出高度的胆略与智慧,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法。 

  地道战,创始于冀中平原地区。是由最初构造简单的秘密地窖逐渐发展为容量较大的隐蔽地道。后又随着斗争的需要,发展成为户户相通,村村相连,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斗地道。据统计,华北平原各根据地军民共挖地道12500多公里,被称为“地下长城”。这几幅照片反映出地道中可以作战射击、转移、救护伤员等作用(照片)。 

  冀中河北清苑县冉庄地道战是开展的比较好的典型村庄。地道战景观就是以冉庄地道战为原型制作的,请大家参观。 

  地雷战,是比较普遍的游击战法。根据地军民就地取材,自制地雷,打击敌人。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石雷、瓷雷等。他们在公路、铁路、村边等到处布下地雷阵,使敌人寸步难行,胆战心惊。在群众性的爆炸运动中,涌现了大批英雄人物。晋察冀根据地民兵英雄李勇(文物)、山东根据地爆炸英雄马立训(照片)等,都被称为“爆破大王”。这是敌后战场军民自制的地雷和兵器(自制兵器台)。 

  水上游击战,是水网地区军民利用江、河、湖、港地区开展的游击战法(照片)。冀中白洋淀民兵组织的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在白洋淀上打击敌人,屡建功勋,闻名于全国。这是白洋淀水上游击队的指挥船(文物)。山东根据地军民在滨海、微山湖,华中敌后根据地军民在洪泽湖上等也都建立了水上游击队,到处打击敌人。 

  敌后战场军民还创造了破袭战(照片)、麻雀战(照片)、联防战(照片)、村落战(照片)、围困战(照片)、铁道游击战(照片)等各种各样的战法,袭扰和打击敌人,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敌人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形成了抗日战争史上的精彩奇观。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专题 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援抗战(专柜)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支援祖国抗战,有的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奔赴战场,直接打击敌人,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印尼归国华侨李林在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侨居东南亚、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的1000多万华侨,积极参加救亡团体,在华侨领袖陈嘉庚(照片)、司徒美堂(照片)等领导下,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支援祖国抗战。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至1942年,国外侨胞捐款达7亿元以上,还捐献了飞机200多架,救护车1000多辆及大批衣服、药品等。图为香港工人送给八路军的救护车(照片)。台湾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照片)。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来华与中国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等人(照片)。朱德在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会见柯棣华等人(照片)。刘少奇、陈毅在盐城新四军军部会见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大夫(照片)。彭德怀与美国医生马海德在一起合影(照片)。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直接奔赴敌后战场晋察冀抗日前线救治伤病员。1939年11月12日,在抢救伤员时感染不幸逝世。为此,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图为白求恩在前线为伤病员作手术(照片)。这是白求恩使用过的听诊器,镊子、医药箱等(文物)。 

  这是陈毅、粟裕与德国记者希伯、美国作家史沬特莱等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合影(照片)。 

  国际友人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第五单元 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1943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发起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既而于翌年普遍展开局部反攻。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七大确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中国敌后战场军民对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一组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1943年至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43年2月,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照片)。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在战场上转入战略进攻。同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强调日本所侵占的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照片)。 

  1944年4月,日军为挽救其在南洋的失败,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起“一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图为豫湘桂战役期间,中国守军在长(沙)衡(阳)战斗中抗击日军。 

  在正面战场溃败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在一些地区积极主动地发动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这是毛泽东的题词:“停止敌人的进攻,准备我们的反攻!”(题词)这是朱德和周恩来在同一个记事本上写的题词:“努力学习,准备反攻”(文物)。 

  许多国际友人乃至在华美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表现出了相当的崇敬、同情和支持。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一行访问延安,这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与记者团合影(照片)。7月,美军向延安派驻了首批军事观察组人员,这是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向观察组部分成员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战的情况(照片);这是叶剑英撰写的《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文物)。 

  1943年,敌后战场的攻势作战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逐步掌握了敌后战场的主动权。至1943年底,日本华北方面军被迫基本停止了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这是1943年攻势作战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形势图(文物)。这是林南、卫南战役后八路军太行军区第8军分区在河南林县召开反对投降、反对内战大会(照片)。这盏台灯是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的贺龙使用的(文物)。 

  1944年初,中共中央确定“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据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进入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继续进行对日攻势作战,使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并开始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在华北地区,晋察冀根据地通过局部反攻作战扩大了北岳区,巩固了平北与平西区,坚持了冀东区,恢复了冀中区。这是晋察冀军区部队攻克河北任邱县城(照片)和记有冀热辽军区武装斗争工作的笔记本(文物)。晋冀鲁豫根据地仅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作战中就取得了毙伤日、伪军3.8万余人,俘3.49万余人,争取敌军反正、投诚3200人的战绩。这是1945年夏,太行军区部队在安阳战役中摧毁日军在水冶镇的碉堡(照片)和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编印的解放区形势图和1至5月的战绩公报(文物)。晋绥根据地通过局部反攻使原绥西、绥南区恢复到1942年前的局面,基本上将日军挤在铁路沿线和几条公路线附近。这是1944年9月,晋绥军区部队夜攻晋中战略要地汾阳时向日、伪军碉堡发动冲锋(照片)和1945年晋绥军区司令部印发的《春季战役攻势的军事总结》(文物)。山东根据地则通过局部反攻逐渐形成了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五个巩固的根据地,这是1944年11月山东根据地八路军在作战斗中缴获日军的银质证章(文物)和缴获伪军司令李永平的翠玉(文物)。 

  在华中地区,新四军各部积极发起局部反攻,使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为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江、浙东、鄂豫皖八个根据地,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的斗争局面。这是标志着新四军局部反攻作战开始的《车桥战役要图》(图)。车桥战役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这是当时的《车桥战役我军部署图》(文物)和《车桥战役详报》(文物),以及新四军在战斗中使用的刺刀(文物)。 

  在华南地区,华南抗日游击队各纵队积极袭扰、出击(照片),使部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当时琼崖纵队独立团后方医院给伤员煮水做饭用的锅(文物)和琼崖纵队缴获日军的手表(文物)。1944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东江、琼崖纵队领导人,表彰他们的斗争“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同?,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鉴于大片国土在国民党的溃败中失陷,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展开内线反攻的同时,积极出击外线,开辟新的解放区。 

  1944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开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派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照片);1944年11月,由八路军第359旅主力组成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南下,向豫鄂湘赣粤敌后挺进(照片);1944年12月,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率领师主力渡江南下,巩固和发展苏浙根据地(照片)。 

  新四军第4师在进军河南敌后的过程中,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照片)壮烈牺牲,这是彭雪枫生前使用过的印章(文物)、马褡子(文物);这是他分别写给邓颖超和抗日家属的信(文物);这是他根据作战经验写的《三十三天反“扫荡”战役述略》(文物)。 

  时至1945年春,经过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局部反攻作战,全国已经形成了18个解放区(文物),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 

  第二组  八路军、新四军开展大整训 

  在局部反攻取得巨大胜利之际,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全面反攻和对付国民党可能发动的突然事变,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利用战斗间隙进行一次全军性大规模整训。这是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文物)和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下发的关于如何整训的训令(文物)。这是1945年毛泽东的题词:“努力提高军事文化,壮大人民的军队,为战胜民族敌人而奋斗”(题词)。 

  全军大整训分为军事整训和政治整训。 

  军事整训着重提高军事战斗技能,如加强投弹(照片)、射击(照片)、刺杀(照片)和土工作业的训练,部队干部总结带兵、用兵、养兵的经验,提高管理教育能力和指挥艺术。这些是当时在整训中的部分辅导教材和条令条例等(文物)。这是供各部队参考学习的《三五八旅冬训总结》(文物)。 

  政治整训主要是八路军、新四军以古田会议决议(文物)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1944年4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文物)为指针来改造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在整训中,八路军、新四军积极贯彻执行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总结提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这是毛泽东的题词:“官兵一致”(文物)。广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这是由毛泽东签发的“以身作则”奖状(文物)。这是朱德、贺龙等与指战员一起就餐(照片)。这是八路军、新四军用于瓦解日、伪军的传单(文物)和《善恶录》、《红黑簿》(文物)等。 

  在大整训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这是朱德根据这一情况撰写的《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文物)。这是毛泽东、朱德在延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英模大会上(照片)。 

  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照片)是这一时期著名的英模人物之一。1944年9月,他在陕北安塞县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在追悼张思德的大会上,毛泽东发表悼词,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题词),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宗旨。 

  第三组  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国抗战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了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大会会场(照片)。七大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这是毛泽东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照片)及报告的各种版本(文物);这是朱德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照片)及报告的各种版本(文物);这是刘少奇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报告的各种版本(文物)。这是七大全体代表的合影(照片)。 

  这些是八路军总部等为七大敬献的锦旗(照片)和部分七大代表的代表证、入场证(文物)。这是报纸刊发的有关七大的报道和社论(照片)及部队指战员正在学习七大文件的情况(照片)。 

  党的七大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照片)。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德国的投降和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攻势作战的成功,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末日的到来。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照片)。但是,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对公告“不予理会”。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照片),极大地震动了日本朝野。与此同时,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展开进攻(照片),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这是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时使用的步枪和转轮手枪(文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解放区军民展开了对日全面反攻。这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一起研究作战计划(照片)。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文照),号召解放区军民向日、伪军发动广泛的进攻。8月10日和11日,朱德对各解放区抗日武装连续发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军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文物)。这是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起草的《延安总部命令》手稿(文物)。 

  中共中央和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下达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向日、伪军发出通牒(文物),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这是1945年8月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大反攻形势图》(图)。 

  这是八路军收复山海关(照片);这是八路军收复伪“蒙疆政府”所在地――张家口及缴获的发射烟筒(文物)和伪军司令李守信的图章(文物)。 

  这两张照片反映的是大反攻作战中的新四军。这是新四军攻打江苏省兴化县城时挖工事用的铁锹(文物)。 

  这是东江纵队印发的有关八路军、新四军战绩的重要消息(文物)。 

  在抗日大反攻中,原转移至苏联境内进行休整的东北抗日联军随同苏联红军返回东北作战(照片)。 

  第四组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侵华日军在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攻和苏联军队的沉重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照片)。 

  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郞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照片)。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照片)。这是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呈缴的指挥刀以及大汉奸汪精卫使用的战刀(文物)。 

  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强大攻势下,日军缴械、举手投降(照片)。这是东江纵队印发的《解放日报》社论《汉奸卖国贼必须严惩》和传单《中国人民大翻身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文物)。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全国人民欢心鼓舞。这是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照片),台湾人民欢庆光复胜利(照片)。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也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这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要战绩的统计表(表);这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兵力逐年增长的统计表(表)。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统计表(表)。 

  这是毛泽东的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题词)。 

  这里展示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缴获日军的部分武器装备。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京ICP备17059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