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纪实 |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军博

2024-10-16 15:24:00

  

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

 

  追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辉煌创业史,传承弘扬伟大“两弹一星”精神。10月1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师生等300余名观众现场聆听了《永不褪色的金银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宣讲。中国原子城作为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摇篮、“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地,更是民族自主创新精神的发源之地。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军博联合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共同策划了此次活动。
  

 

  

 

  宣讲通过“伟大的事业 永恒的精神”“共和国之恋”“开拓创新 勇攀高峰”“共和国不会忘记”“民族脊梁”五个篇章,系统介绍了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展现“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意义。现场感人至深、引人入胜,既介绍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为中国核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集中展现了“两弹元勋”们的高贵思想品质,也生动再现了“无名英雄”的感人故事。
  

    

  一位全程聆听宣讲的观众表示,听说军博有关于“两弹一星”的宣讲,就赶忙带孩子来参加,“两弹一星”的故事此前通过纪录片和影视作品有所了解,但是今天又听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特别是金银滩草原1279户牧民听从党的号召、服从国家需要,远迁他乡,支援基地建设的故事令人感动不已,和孩子几乎是全程流着眼泪听完的。

 

  活动现场还有许多中小学生,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科学家以及众多技术人员、干部职工、军队指战员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们,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会在这些事迹和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学习,未来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子城小故事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有一座红色小镇,其前身是第二机械工业部国营二二一厂,曾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孕育诞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培育形成伟大“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誉为“原子城”。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1958年7月,党中央批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代号02工程。1958年11月基地动工兴建,至1964年6月初具规模,总占地面积1176平方公里。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和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陆续集中到基地,拉开了研制原子弹的攻关会战。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设计、在基地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打破了核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威胁,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1987年6月,为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表明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出了撤销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成使命,全面退役。基地旧址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讲述军博故事 弘扬红色文化
请关注“微军博”订阅号

 

约门票 看展览 听讲解
请关注军博服务号

 

 

条评论|人参与

发表评论

评论人:
验证码:
点击加载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京ICP备17059306号